English 繁体
  • >提交新网站
  • 海外学人助力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4-12-24 20:28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正迎来城市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成为北京未来发展的有力引擎。

    科技创新,人才先行。2008年中央“千人计划”实施后,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和《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启动了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以下简称“海聚工程”)。

    海纳百川,汇聚才智。作为首都和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对我国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也有着异乎寻常的强大吸引力。2008年,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的窗口。2009年北京市“海聚工程”启动,加速了高端海外人才的回归和聚集。截至目前,入选“海聚工程”的总人数已达612人,其中171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他们带着世界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归来,科技创业、教书育人、潜心科研,成为北京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领跑者、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聚才,聚力,汇聚,凝聚,聚集……北京就像一个聚宝盆,用“海聚工程”平台,用全方位的服务,吸纳着来自四面八方、学成归来的海外游子。

    人才高端优质

    总量初具规模

    “海聚工程”从2009年开始,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实施5年来,北京市已完成10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海聚工程”入选人数已达612人,包括171名“千人计划”入选者,聚才总量初具规模。从入选项目情况看,工作类人才438人,创业类人才174人。

    从年龄分布看,海聚人才的年龄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处于科技人才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以及自主创业的最佳年龄段。其中,1960年—1980年出生的人员达到477人,占77.9%。

    从来源国来看,有427名海聚人才回国(来华)前在美国学习和工作,占69.8%,其余来自日本、加拿大、英国、德国等22个国家。海聚人才绝大多数在海外具有丰富学习和工作经历,在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或知名企业担任中高层以上技术或管理职务,学术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业界的认同。其中当选海外院士的有4名,在海外高校、研究机构担任教授(研究员)职务的有113名,副教授职务的有50名。

    对接发展需要

    切合产业布局

    人才聚、事业兴。海聚人才以对接首都发展需要为主要诉求,北京市各系统、产业功能区和区县,将“海聚工程”与本系统、本地区的人才工作紧密结合,在教育、科技、卫生等系统聚集大量海聚人才,人才分布深度切合首都产业布局。

    建平台,提升人才竞争力;筑“暖巢”,放大创业集聚效应。目前海聚人才从事的专业领域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分别占41.5%和27.1%,从事能源与环境、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专业也占有较大比例。此外,还有部分海聚人才从事现代农业、汽车研发、财务金融、文化创意等首都经济重点发展领域。“海聚工程”人才和企业已经在生物医药、互联网信息技术、高技术制造等符合首都发展方向的领域形成集聚优势。

    “海聚工程”创新人才分布广泛,分别在321个用人单位发挥着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市属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62家,共引进245名海聚人才,占40%。民营科技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259家,共引进367名海聚人才,占60%,成为引才的重要载体,其中173家海聚创业企业引进海聚人才235名,对人才的吸引力稳步增长。

    突破核心技术

    填补相关空白

    近年来,海聚人才围绕国家和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科研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升级。

    海聚人才在京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论文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国内学术界广泛认同。据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底,前九批工作类海聚人才来京后共发表科研论文1784篇,其中,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1280篇,工程索引(EI)收录201篇,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39篇,科学评论索引(ISR)收录8篇。

    海聚人才大多担任本单位首席技术专家或重要项目负责人,带领技术团队在所属行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突破。截至2013年底,前九批海聚人才共承担国家级项目课题48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466项,项目总金额数达126.24亿元。其中,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裁程京院士,承担国家级课题47项、省部级课题27项,项目总金额数达2.8亿元。

    海聚人才带来了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前沿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提高了北京市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3年底,152家海聚创业企业共申请发明专利6151项,平均每个企业申请发明专利40.47项;已授权发明专利2136项,平均每个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4.05项;企业共取得软件著作权1177项,平均每个企业取得7.74项。

    助力构建高精尖

    推动产业高端化

    “海聚工程”的实施,加速了高端海外人才聚集,不仅带动了学科建设,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更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和首都经济转型建设。海聚人才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带动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企业而言,由于海聚人才的加入,通过提高产品性能、丰富产品系列、完善企业管理、扩展企业市场等方式,帮助企业形成了高端、高效、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也为企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些海聚创业企业已成为各细分行业的引领者,开发的产品项目填补了技术空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升级。俞振华创办的北京睿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为电网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2013年底,公司建设的北京石景山热电厂2兆瓦(MW)锂离子电池储能电力调频系统挂网运行,是中国第一个以提供电网调频服务为主要目的兆瓦级储能系统示范项目。梅海创办的盎亿泰地质微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将微生物技术与地球化学技术相结合,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微生物地球化学烃检测技术,2012年起,为海洋石油981开展勘探服务,在南海西部陵水区块布设了微生物勘探工作,为海洋石油981成功发现大气田提出了科学依据。

    2013年,海聚创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上缴税金、实现利润分别达到203.2亿元、17.3亿元、64.4亿元。其中,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企业有23家,占15.3%;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有37家,占24.7%;年上缴税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有28家,占18.7%;年实现利润5000万元以上企业有15家,占10.0%。

    调查数据显示,短短数年,海聚创业企业已成长出一批效益良好、知名度较高,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截至2013年底,152家企业注册资本共计47.7亿元、生产经营场地面积共计56万平方米、职工总数25135人。关鸿亮创办的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像素工厂数据自动化处理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国面积最广、技术最先进、体系最完整、数据最权威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目前,海聚创业企业已发展出2家上市公司。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海外人才来京,海归将成为北京与世界的链接者。他们带来了国际技术、资本和世界级的创新灵感、管理经验,创新创业过程中以新理念和新管理模式培育新型企业文化;他们也成为数量庞大的重要知识群体,引领各种思潮,积极参政议政,推动社会进步。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当下的北京,已成为海归逐梦筑梦的宝地。他们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交相辉映。这支人才的“梦之队”,正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着首都北京扬帆远航,在国际竞争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全速前行。

    Smart Picture工具
    Smart Pictures是一个简单的图片在线处理工具,Smart Picture的主要功能就是处理问题场景,且对小白友好,可以一键去除图片中...
    www.vaiui.com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俗称首都机场或 PEK,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主要国际门户。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中心东北约 32 公里处,是世界上最繁忙、...
    www.bcia.com.cn
    义翘神州生物技术
    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ino Biological Inc.)于2007年成立,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从事重组蛋白...
    www.sinobiological.com

    « 前一页  2 / 3  后一页 »

    中国大陆新闻

    Top Ad
    nbys.tv
    www.outdoorsy.com